出国看病排名数据库,美国医院排名-复诊网


最常见的婴幼儿癫痫药也可能是最有效的

根据Weill Cornell Medicine,NewYork-Presbyterian和其他16家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左乙拉西坦是美国婴儿癫痫最常用的处方药,可能比第二选择苯巴比妥药物更有效。这些发现提供了支持婴儿左乙拉西坦的第一个证据。

自20世纪10年代以来,巴比妥酸盐苯巴比妥一直用于治疗癫痫婴儿,但其使用与儿童智商低下有关。最近,医生们更频繁地开出左乙拉西坦的处方,因为它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并且似乎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由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1999年批准该药物仅作为1个月至16岁的儿科患者的额外疗法,因此这种用途不符合标签。

在2月12日发表于JAMA Pediatrics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医院记录,了解哪种药物对治疗非综合征性癫痫婴儿更有效,这是该年龄组中最常见的疾病形式。他们发现左乙拉西坦在治疗这种疾病方面比苯巴比妥更有效,这一结果对于三分之二的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开始出现癫痫发作有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知道左乙拉西坦的治疗频率比苯巴比妥更常见,但我们惊讶地发现左乙拉西坦更有效,”第一作者Zachary Grinspan博士说,Nanette Laitman医疗保健政策和研究临床学者/社区健康和Weill Cornell医学的医疗政策和研究与儿科学副教授,以及NewYork-Presbyterian Komansky儿童医院的儿科癫痫主任。

癫痫影响了超过1%的美国人口。2015年,约有340万成年人和470,000名儿童服用癫痫药物,或者在过去一年中至少经历过一次癫痫发作,或两者兼而有之。

在这项研究中,Grinspan博士及其同事,包括资深作者Anne Berg博士,芝加哥Ann&Robert H. Lurie儿童医院儿科神经病学研究教授,分析了155名1岁以下非综合症儿童的健康记录。癫痫 - 意味着他们没有被诊断出患有罕见的癫痫综合症 - 来自美国的17个儿科癫痫中心。

他们发现,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患儿中有40%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3个月内没有再发作癫痫发作,并且在6个月内没有需要第二种药物,而苯巴比妥组只有16%。此外,研究人员计算出,如果100名接受过苯巴比妥治疗的婴儿接受了左乙拉西坦治疗,其中44名患者将在3个月内无癫痫发作,并且仍在6个月内使用一种药物,而不是16名。

格林斯潘博士说:“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鼓励临床医生为1岁以下的婴儿开出苯巴比妥,以考虑服用左乙拉西坦。” “我们也希望我们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同事能够分析他们自己的数据,看看他们是否可以证实我们的研究结果。但我们可能需要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来彻底检验结果。“

该研究结果对发展中国家的癫痫治疗具有潜在意义。“苯巴比妥在世界各地被发现,并且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格林斯潘博士说。“如果我们的研究结果被其他研究人员复制,那么左乙拉西坦可能会成为未来更多国家的首选治疗方法。”

(注:转载时请注明复诊网)


(注:转载时请注明复诊网)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昵称:大仙女

男性,52岁,套细胞淋巴瘤病例分析

病史 病人52岁,发现左侧脖子有一淋巴结,核桃大小(发现已经将近8年,无痛,光滑不粘连。腹股沟两侧有肿物。 7月1号通过手术行左侧甲状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右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原文链接]

男性,38岁,经典型霍奇金结节硬化型淋巴瘤病例

病史 既往病史:一2006年10月做过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并植入疝修复补片。二、2012年1-2月戊型肝炎、急性黄疸型、淤胆型、自发性腹膜炎,疗效戊型已转阴性。 骨穿结论:粒红两系增生活[原文链接]

男性,33岁,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病例分析

病史 2014-8-27,公司体检时,X光胸透发现纵隔占位(此前每年都有体检),但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体重、体温皆正常。 2014-9-25,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增强CT示:前上中纵隔至下颈部占位[原文链接]

女性,80岁,眼眶malt+腹腔弥漫大B大肿块病例分析

病史 女性,80岁,眼结膜malt淋巴瘤 2012年8月诊断为:左眼球结膜下 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边缘区淋巴瘤,Ki-67:5%,华西会诊 结论相同 B超:双侧颈部小淋巴结,右侧血供丰富;腹股[原文链接]

男,57岁,滤泡性淋巴瘤病例分析

病史 男 57岁 2013年4月,周小鸽病理会诊确诊FL (滤泡性淋巴瘤)III级A,双颈部、锁骨上区、双腋下淋巴结肿大,右上颈部7*5cm,左侧内乳区、肝胃韧带处、腹膜后(最大2.7*2.8cm),双肺[原文链接]

男,36岁,滤泡性淋巴瘤病例分析

病史 1.四月前发现右颈部包块于2014年2月入院手术,切片病理提示:考虑滤泡性淋巴瘤。 2.2014年3月经复旦肿瘤和北京友谊病理会诊,确诊为淋泡性淋巴瘤3A级。附免疫组化单。 3.2014年[原文链接]

男性,49岁,弥漫大B非生发中心淋巴瘤病例分析

病史 患者男性,49岁,有消瘦,淋巴结有压痛,有盗汗,骨穿结果最新显示:未见肯定淋巴瘤细胞累及,纤维组织轻度增生 2013年4月因胸骨痛半年有余加重,宁波第二医院住院入院 20[原文链接]

女性,72岁,非生发中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

病史 10年前患过乙肝,生病前夜间有轻微发烧,无盗汗无消瘦。 2014年9月22日,隆回县中医院B超:于左颈部约35*18mm低回声肿块,边界尚清,似有包膜 CDFI:可见较丰富动脉血流信号,流速[原文链接]